本宮故董事長張吉甫先生承南宮孚佑帝君聖示闡教復興固有之倫理道德,普濟眾生晉及大同康莊之道。于中華民國四十五年丙申陽月二十二日開堂于屏東上倉敕授三教寶宮以為堂號。蓋南宮孚佑帝君集儒道釋三教之精華於一身,在道為八仙之一,在儒為五文昌帝君之一,在釋為自在文尼眞佛,心懷惻隱普渡三期浩劫加授普渡光圖之尊號三教寶宮之得名顯然矣。蒙恩主聖示,三地門為山川毓秀地脈鍾靈形若鵲橋為合聖眞聚結之聖地,又于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十二日遷徙今址。民國五十六年丁未正月十二日子刻正殿建就至今。為眾民帶來篤定的信仰聖城。
三教寶宮三門牌樓聳立於山徑旁。門楣橫書「三教寶宮」為草書名家,于右任先生字體。入殿,前殿設有天公爐。近正殿築造鯉躍龍門池,吉祥如意,為善信帶來喜悅。正殿簷下三教寶宮巨幅橫匾氣勢磅礡,與呂仙祖廣大神威相襯。
殿內正龕主祀呂仙祖,左右並祀關聖帝君和司命眞君,大開覺門引渡善信施恩佑民,濟世功德遍及寰宇。左右偏龕奉祀玄天上帝和都城隍。玄天上帝腳踏龜蛇為善男信女消災驅邪,右偏龕都城隍鎮坐龕上,范謝二將軍侍立龕前,無形勸化力量深及朝拜者心中。
本三教寶宮以開闢清靜神聖道場為立廟宗旨,希望革盡媚神錯誤觀念,提倡敬神禮佛只須以素齋、青果、鮮花為供品,拈香眞誠祝禱,即能得神靈庇佑。故也不燒金紙,善男信女只要懷著虔敬之心朝拜,神恩亦會如仙水化解乾渴、滋潤佑庇善信乾涸的心靈,有求必應。